顯示具有 義雲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義雲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9月24日 星期日

沙瓶王

沙瓶王_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_義雲高大師_佛心微語


轉載:明倫月刊245期

從前有一位國王,叫沙瓶王,他的祖先治理罪人的方法是;如有人作賊,便用手拍作賊者的頭,那作賊的就會慚愧得和受死刑無異,以後再不敢作賊了。到沙瓶王的父親時,處理的方法是:如果有作賊的,就把他趕出城門作一番訓斥,那賊人便慚愧萬分,與受死刑無異,以後再不敢作賊。到了沙瓶王,因襲舊法,有作賊的,便趕出城外。

有一次,有個賊人被趕出城門七次,仍舊搶奪如故,地方官沒辦法只好綁了去見國王,國王隨口說:「那割掉他的小指頭好了。」負責的人聽了馬上動手,深怕等一下國王會後悔。果然,沙瓶王自己想想,試著用牙齒咬小指頭,覺得疼痛難堪,咬一下尚且疼痛這般,那割斷了豈不是更難忍受?於是下令速速攔阻,不要割罪人手指了。手下的人報說:「已經割斷了。」


# # # #

2017年9月23日 星期六

切莫空過

切莫空過_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_義雲高大師_佛心微語

轉載:明倫月刊261期

有一天,佛入舍衛城乞食,他身上的衣服可看出有的地方已經快要破了。這時有位婆羅門注意到了,便返回家中,找得一小塊白氈,捧持著來供養佛說:「唯願如來,用這塊布來補您的衣裳!」佛很歡喜的接受了,並為婆羅門說:「你將在兩個阿僧祇百劫中,當得作佛。」婆羅門很高興地回去了。


# # # #

2017年9月22日 星期五

迥光返照究竟是照甚麼

迥光返照究竟是照甚麼_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_義雲高大師_佛心微語


作者 : 宏修


自小我已到了不同廟宇接受皈依,又灌頂,就以為受了加持,心內覺得舒服,但從未有人說出佛法真正的意義,直至有緣來到香港福慧行,有幸恭聞 H.H. 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

才學懂了因果不昧,原來自己一路以來種下了無名的黑業,五蘊沒有皆空,以前我為了名利,一路向上爬,可能得罪了很多人,説話傷害了人都不知,尤其是家人,每天只知忙,沒有給時間陪伴親人,有時間都先給了客人、朋友,其實歡樂過去,又是靜下來,又是一個人,空虛,聞法時常聽到仁波且常提到迴光返照,初時都不太明,因為以前聽到這四個字好像就是將死的人突然好起來一刻然後就離逝,原來迴光返照就是....

[閱讀原文]


# # # #

2017年9月21日 星期四

世事無完美

世事無完美_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_義雲高大師_佛心微語


作者:真珍

這世上,沒有人是完美的,亦沒有事物是完美的。學會放棄追求完美,嘗試接受並欣賞生活中的不完美,您也許會發現,缺陷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美。

人生,確實有很多不完美。比如,一個人擁有美麗的容貌,卻沒有博大的胸懷;有高深的智慧,卻沒有健康的體魄。既然如此,我們面對諸多的不完美,就要用一種平和的心態來對待他。比如,毎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缺點,重要的是能將這些缺點轉化為優勢,並將這些優勢好好地運用,就會趨向更好的效果。若我們一味苛求事事完美,對人、對己太過苛刻,就會使自己生活在孤獨和焦灼之中,結果將必適得其反。所以,要學會放下苛求完美的意識,免於陷入過於苛求完美的陷阱。

一直以來,我都是個完美主義者。之前,我從事美容行業,投身在這個行業當中,就是抱著想方設法力圖讓上門的客人變得完美。除了打理客人的外貎美麗之外,在美容過程中和她攀談,疏導她們的情緒,使她們開心,到她們結婚時,為她們化個靚的新娘裝,歡愉地步入人生的另一階段,編寫全新的樂章。

隨後,因女兒得病,我便離開了美容這行業,全心全意照顧我的女兒。經過權衡,女兒實為比較重要,而放棄了美容事業。我苛求完美的慣性,在教導女兒做事時,往往事倍功半。由於她的專注力和理解力都比常人差,經常不能達到我期待的要求。

後來的種種,我學會了放棄完美,感覺便不再沒那麽挫敗。不再從事美容以後,我的時間多了,有時間可做自己喜歡的事,悠然自得,女兒又常與我作伴,我便不再感到寂寞,這也算是一種收穫。

當今世上H.H.第三世多杰羌佛是完美的,因為祂是始祖佛陀,祂是為正法而降世這個娑婆世界,讓眾生得以修學真正的如來正法,並由此精進修持而證得成就。就是說我們因恭聞佛陀的說法法音而獲得正知正見,修學佛陀的思想、語言和行為,逐步摒除我們的漏習,克服種種障礙,持之以恆,使我們日趨完美,再進而修持佛法,達到證得道果。



# # # #

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別說命不好

別說命不好_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_義雲高大師_佛心微語

感悟分享者:悟空     資料來源:學習電子報

別說命不好,先看自己德行夠不夠!所謂德行,包括下列幾點:

一、口德——得饒人處且饒人:
  1. 直話:可以轉個彎說,
  2. 冷冰冰的話:可以加熱了說,


# # # #

2017年9月18日 星期一

[轉載] 倘若我問心有愧呢?

倘若我問心有愧呢_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_義雲高大師_佛心微語


作者 : 小蒜

從小開始,自己已是一個很自以為是的人,對人對事都有一套自己的尺度標準,旁人的提點如不合意,從不考慮放在心上,甚至故意不作交談,耻以為伍,免落得自貶身份,被人視為同等。

在自己眼中,我自認為是一個好人。我會日行一善,平日凡事為人著想,多作善舉幫助別人,每當受到別人感謝的時候,我對自己是一個好人這種感覺,更不自覺的加倍認同。

記得小時候,讀小說的時候看到這一句,更覺得說到心坎裡:「咱們只須問心無愧,旁人言語,理他作甚?」

{閱讀原文]


# # # #

2017年9月17日 星期日

發善言

發善言_第三世多杰羌佛_阿彌陀佛_觀世音菩薩_義雲高大師_佛心微語


筆者:編輯組 資料來源:明倫月刊110期

從前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一個國家的國民非常難以度化。佛說這個國家的國民與目键連尊者有緣,就請目犍連尊者前往度化,果然全國的百姓都從其所化。

有人就問佛道:「這個國家與目犍連尊者有何因緣?」


# # # #

2017年9月16日 星期六

王舍城



轉載:明倫月刊108、109期

從前有個國王喜歡吃人肉,常命令廚師晚上出去抓人,煮了給他吃。久而久了,大臣都知道了,便合力把他驅逐出境,另選賢能的人作國王。


# # # #

2017年9月15日 星期五

[轉載] 知放下......放不下

知放下......放不下_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_義雲高大師_佛心微語

作者 : 阿喜

「看開些!」
「放下吧!」
「算了吧!」
「別執著!」

時常都聽到這些勸人和安慰人的說話。意思是不要再糾纏、強忍、困擾下去,要盡快跳離某些困局、悲傷、或不幸的事物。每個人在一生裡,一定會遇上不同的逆境,和嚐過不同程度的苦。因為這是無始因果業力,以及我執所做成的苦果。大約在2500年前,佛陀開示了四聖諦 (苦,集,滅,道) 的苦諦。基本上,人生有不同的苦如……

[閱讀原文]


# # # #

2016年7月29日 星期五

我們生活得好嗎?



筆者:迷途凡夫

人常有喜怒哀樂等情緒, 當喜樂時就覺得生活得不錯,當哀怒時就覺得生活得痛苦。這是常情,但這喜怒哀樂等情緒有在物質上的定義嗎? 吃得飽就該喜樂嗎?有人以吃得好為喜樂;有人以吃得精為喜樂;現代社會甚至有人以吃得少為喜樂。這是為什麼呢?


# # # #

2016年7月27日 星期三

布施而不持戒, 則難以進修定慧



筆者:真珍

H.H.所著的《藉心經説真諦》第98一99頁對戒定慧的解釋中云:『布施而不持戒則難以進修定慧。如果只布施不守戒律,只曉得給別人東西,一切都布施,戒律不守的話,就不能入定,定就產生不了,產生不了定,就產生不了智慧,產生不了智慧,就無法察見三般若歸一乘之道,就了不到生死。一切智慧都是從定中來的。』


# # # #

2016年7月24日 星期日

《成事在於轉念》


《成事在於轉念》


作者:苯苯

最近收聽了一段電台的廣播,感覺主持人情緒非常激動,激動的程度近乎失控。   如時光倒流,彷彿看見以往的我自己,總認為我是對的、對方是錯的。 雖然冷靜下來後,自己也感覺有問題,但問題在哪,又說不清。


# # # #

2016年7月23日 星期六

《供養拜佛》




《供養拜佛》

菩提樹

民間習俗每逢節日求神拜佛求庇佑,於是滿桌齋菜供品,甚至亦有供上酒肉──屠宰雞、鴨、牛、羊、豬等作為供品,以殺生作為供養,如此,佛菩薩都會畏而遠之,又如何能夠得到庇護加持,祈福不成,還作了不淨業。



# # # #

2016年7月21日 星期四

《受用前行》



《受用前行》

悟空

回憶當初來到佛堂恭聞H.H.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聞法開始前要唱誦梵唄,聞法後又參與打高智爾球,每星期一次的大家庭式的聚會都過得很充實、很愉快!

一次佛堂舉辦的“聞法上師”考試,我在考試其間,仁波且問我什麼是【受用前行】?


# # # #

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

殺生的果報



作者 : 菩提樹

  眾生沒有一個是不希望自己身常無病、壽命長遠。所以,人們在過生日時,總會收到「長命百歲」的祝福語。可見眾生都期望康樂長壽。但是,所謂長壽並非垂手可得。世間上每一件事都是有因有緣,如果過去生中常造殺生惡業,那麼今生想要健康長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 # # #

2016年7月16日 星期六

「如心隨境遷,則受五蘊諸法之縛」

作者 : 晨光

 H.H. 所著的藉心經說真諦第156頁説:
 
『如心隨境遷,則受五蘊諸法之縛。這是正題了,只要是心拿給境一遷走以後,五蘊諸法就把你縛住,故永於輪迴流轉。』


# # # #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七月十五是佛喜日和了生日



七月十五是佛喜日和了生日



雲想

恭聞H.H.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 「七月十五是佛喜日和了生日」後有感

個人從小時候所處的北台灣環境,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日)當天,長輩規定全家老少要動員起來祭拜地官大帝、祖先、地基主(是住宅、房舍的守護靈)和普渡無祀孤魂(俗稱好兄弟),晚上參加鄰近寺廟所舉辦的盂蘭盆法會。因此,這天過得很熱鬧很充實,在認知上七月是「鬼月」,鬼門關大開,所有無祀孤魂全被釋放出來,到人間各處徘徊覓食,於是就成為普渡無祀孤魂、追悼祖先、祭祀鬼神的「鬼節」,再加上「盂蘭盆法會」,便成為民俗禮節為亡魂赦罪的繁忙日子。


# # # #

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

《現今的明星級法師》


作者 : 王子

以前我在電視上、網絡上或其他媒體上聽到、見到一些知名的法師講經論著,滔滔不絕,有時覺得高深莫測,有時又會生起疑問,但又不知如何去尋求真正的答案。

後來有幸得聞 H.H.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法義清晰,將我以往的疑問都解決了。



# # # #

2016年7月13日 星期三

佛陀成佛後要受果報嗎?


 佛陀成佛後要受果報嗎?

  懺悔者

因果是宇宙萬有和合真諦,所以因果是無所不容、無所不在,起心動念也有因果,因意業種下善因得生善果,由意業種下惡因則得生惡果。

地藏經》云:『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眾生因一念而起欲愛染著之心,造成罪業,所以從無始劫以來,所造罪業就多如恆河沙數,故於六道之中輪迴,承受惡因所致的果報。

眾生學佛修行,是要脫離輪迴之苦,然則證得佛陀果位後,是否不需要承受前生所種下的惡因而得生的果報呢?


# # # #

2016年7月10日 星期日

兩歲皈依有用嗎?



兩歲皈依有用嗎? 

波羅密

小時候的我對佛敎不太認識,但感覺神秘莫測,很有好奇心,兩歲的時候就已經皈依了佛法僧三寶,7歳有幸恭聞 H.H. 第三世多杰羌佛的說法,才知道皈依的意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