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明倫月刊218期
[模範人王 (上)] 昨天說到王開庫藏,智臣匡上將珠珞、衣食用品以及一切生活所需,惠澤萬民。
此外,沙門、婆羅門,一切修道之士,常年所需的齋糧,以及衣服用品藥物等等,也另委託賢能訊問詳細,按區、按時,分別致送。不但國境以內普受大惠,歡聲動地,四遠鄰國,一切貧寒之人悉蒙恩澤。大家贊歎感念之餘,都願依附此人間樂土,得到庇護。
一年以後,王問智臣:「訂造的大鼓,製成了嗎?」
匡上對說:「早已經完成。」
王問:「那為何不曾聽聞鼓聲?」
匡上說:「今願大王,屈勞聖禮,出城巡察,在巡行時,必可聽到佛法鼓聲震十方,豈只是百里?」
國王於是嚴整車駕,周行各地,所到之處,民眾竭誠禮迎,大家都欣欣然,面有喜色,不絕地歌頌讚歎王恩。
國王回看智臣,問說:「我國民眾,怎地乎增這麼多?而大家歡迎的熱情,又何以如此濃厚?」
匡上對說:「國王那時命令臣下,雇匠造大鼓,要能聲達百里,以便宣揚教化。臣竊(竊:用作表示自己的謙詞)以為,枯木死皮,那能顯揚王上德譽?王既然授權給臣下,臣便大膽運用。臣一方面任選勤勞負責的人,為國王供養沙門,婆羅門 ── 一切修養心性、崇尚道德的聖賢,衣服、飲食、臥具、湯藥四事供給,恆不匱乏。藉此來維持正教,陶冶人心,化民成俗,使娑婆苦地,變為樂土。一方面又廣濟四方貧寒的百姓,由近而遠,等蒙恩澤,四方來歸化的,踵趾相接。有的來自百里外、數百里外,也有來自千里外、數千里外乃至萬里之外的。國王您今日已經耳聞目見這麼多群眾的歡欣之情,頌德之聲,那就是相當於這佛法鼓的宏大成就了。」
國王緣此勝因,壽終之後,便生作天王子。」
「沒有誰僥倖得福,也沒有誰枉受災殃」,是至理名言,但是要信得過,也不容易。有云:「果報通三世」。現報,是吾人可得而見的,生報,則是隔世、隔生,天眼猶能見之,至於後報,則是第三生、四五六或十百千生,或一十百千萬劫,則須待聲聞、緣覺,乃至如來五眼(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圓明,才能究竟了知。須是對此三報之義深深了解,而後力信「富貴貧賤、壽夭窮通、天命未曾有偏」,才能在順逆境中,不怨不尤,才能對修習的佛法,平心領受 ── 並在不斷修持之中,涵養出陶然(陶然:指喜悅、快樂貌)自在的天地!
佛心微语 -
#H.H.第三世多杰羌佛 #佛教 #佛心微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