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一切施王



编自:明倫月刊134期

很久以前,有一位國王,號薩和達,任何人只要對他有所求索,他都不吝惜予施與,所以人人都稱他為「一切施王」。

那時,鄰國有個年青人,他自幼喪父,家中還有母親和姊弟,家境貧困不堪。母親對他說:「我們的生活已無法維持,若你父親在世,就會到薩和達王那兒求乞,現在你何不去向那國王乞求些錢寶呢?」年青人回答說:「我鄙陋無知,怎麼見國王?讓我求些學問再去吧!我可先向人告貸,備妥家中一年之需,就讓我去吧!」母親於是答應他的請求。他便向金主貸了一両金子交給母親,就出門求學去。

過了一年,他回家探望母親,以自己所學未通,須再求學才能成行。於是他又到金主家中要求再貸金一両。金主說:「你前債未清,又想再貸,除非以你一家人作抵押,逾期不還,便是我的奴婢。」年青人答應了,寫下字據﹐將貸得的金子交付母親,再度出門求學去。

經過一年,學問粗備了,他拜別家人,便啟程向一切施王的國家走去,不料在中途便被金主抓回,他們一家人全被上了腳鎖。這年青人跟金主說:「您這樣鎖住我,於您毫無所益。若放了我,我將到一切施王那裏,必能帶回錢寶來還。」債主考慮之後﹐便將他放了。

不巧,那時候鄰國有個野心的國王,正興兵要攻佔一切施王的國土,大臣們都請國王調兵佈署,然而,一切施王心想:人命短促,終歸無常,我少小即喜佈施、忍辱、仁慈無有傷害,故此不忍為自己的安危而興起兵事,傷害民命,因此不願與他國相抗。他便敕令臣子,不須防備,也不必恐懼,依禮出迎新王,恭敬承事不可違抗,臣子們只好答應。當晚深夜,一切施王脫下印綬【註】,悄悄離開王宮。


鄰國的國王不費吹灰之力佔領了王位,但是仍不放過一切施王,便以重賞捉拿。一切施王只好遠走躲開,當他逃離故國五百里之時,遙見一個年青人迎面走來,他想:這人是來抓我的嗎?那年青人同時也這麼想:此人相貌不凡,難道便是一切施王?他們就在此相遇了。

王問:「年青人,你從哪裏來?要到哪兒去呢?」年青人答說:「我要到一切施王那裏去。」王又問他所為何事,年青人便將家人押為奴作借貸及想向一切施王乞求錢寶之事說了。王說:「我便是一切施王。」年青人驚喜問道:「王的僕從那裏去了?何以一人獨行?」王便說出離國的經過,年青人聽罷,深感錯了因果,不禁倒地痛哭,王將他扶起,安慰說;「你不必難過,我能給你所求。」

年青人聽說如此,心中疑惑,便問:「王已失國,能以什麼救濟我?」王說:「新王現以重賞捉我,你快截下我的頭,不論要什麼都可得到。」年青人回答他:「世間人殺父母,命終便墮地獄,我若加害這樣仁慈的人,罪過相等,我寧死也不做這事。」一切施王又說:「那麼將我的鼻、耳送回,也可得賞。」年青人仍不忍。王再說:「你將我縛著送去可好?」

他們兩人便一起走著﹐到了離都城二十里之處,王背負雙手,叫年青人綁起。當他們進了城來到宮前,全國人民見王被縛送回,哀傷得如喪考妣哭倒在地。新王下令帶上一切施王,臣子們見舊主被縛,忍不住痛哭失聲,新王見了也不禁悲從中來。他問眾臣:「你們何以哭成這樣?」臣子回答:「我們見一切施王讓了王位,又將生命佈施給人,所以忍不住哭泣。」新王簡直不敢相信,他問那年青人如何捉到一切施王,年青人便講述了遇王捨命的經過。

這時,新王心裏既慚愧又悔疚,他與臣子一起哭倒在地,趕緊令人為王解縛,恭敬地將印綬【註】奉還,請一切施王重領國土,並長跪說:「我早已遙聞您的仁德,今日所見更超我所聞,巍巍功德堅如金山,無可動搖,願回國後,以臣禮事您,不敢再有驕慢之心了。」

【註】印綬:1、古人將印信繫上絲帶,佩帶在身,稱印信連繫印絲帶為印綬。

2、借指官爵。

3、喻受父母之蔭。
更多佛學資訊 : 福慧行

佛心微语 -

收录文章目录:
[360 图书馆.....] (简体字版本)
[微博.....] (简体字版本)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