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是我和DK上門家訪的日子。一早我們按手邊的資料,沿戶上門拜訪。我們來到了14樓的一個單位。開門的是我們要探訪的老人和她的丈夫——劉老先生。
老先生是一名專業退休人士,今年六十九歲。退休前,老先生在一家大醫院從事醫療報告書寫的工作,書寫病患的體檢報告。皆因從事這門職業的緣故,加上長期在醫院工作,經歷了無數的生老病死。老先生的個性好學、睿智、豁達。退休後,有感自己還有點餘力,因之他參加了數個職業培訓,打算再做一些能力所及的事。可惜完成培訓的他,沒能被派上用場,讓人為之扼腕惋惜。
由於退休後無所事事,老先生將更多的時間放在上網查詢、交流和閱讀的興趣上。拜訪閒聊期間,他分享了許多以前在醫院工作所經歷的事件和一些趣事,以及他個人對事物的見解和看法。其中,他較感興趣的話題還是他所得到的養生資訊,個人的體驗,和在與人分享健康心得時所遇見的事。
老先生感嘆,許多人或忠言逆耳,不信其言;或出於怠惰安於現狀,不願花些許時間好好照顧身體;更有甚者出言譏諷,質疑他的經驗分享為意有所圖。這些都讓他有感好人難做。
跟他聊天,也分享了一些他自己親身體驗的心得。他自豪的讓我們看看他的臂膀,他的面部皮膚,站立來回走動,說這是他親身使用得來的養生體驗結果。感嘆世人只有在面對健康出現狀況,甚至已經身罹病患,還好逸惡勞不知進取。老先生跟我們說,這些人包括他的太太。
他半玩笑半無奈地說,他太太問他:『有沒有可以立刻見效的治療法,不要聽這些需要長時間維續的保健防患方式』。跟著又跟我們說:『老人最怕退休沒事幹,又不思考,不動腦筋,久而久之,大腦將為之萎縮而失智。他向我們建議了一個方法,就是每天回憶自己昨天幹了什麼?吃了什麼?穿什麼衣物,衣物什麼顏色…,藉此讓大腦活動,防止大腦萎縮。』
結束一天的家訪後, 晚上書寫家訪報告完畢。坐著,憶起上午和老先生的談話。其實老先生所說的生活之道,完全能與學佛修行融會貫通,都具備了自然規律的科學性。
維持身體健康,養生防治,和我們學佛一樣,需要持之以恆;好逸惡勞,怠惰輕慢就都一樣看不見成績。老先生所說的回憶自己昨日的所作所為,讓大腦得以活動,防止大腦萎縮,正像每個佛教徒經常迴光返照一樣,學佛落實在生活當中,有沒有做了什麼不該做的錯事?有沒有遇見本該做,但沒有及時做的事?有做得不好的或做錯的,從而修正今後的行為,這些未嘗不是融匯所學於生活中的良好習慣;這習慣若推行到在做每件事之前,包括我們的思維、語言、行為都先行迴光返照,審查是否合符教戒,不合則修正,合則付諸實行,這樣就一舉數得。
人活著最怕的就是身不由己;身體不聽指令,大腦不能思考,失去健康,活著就如行屍走肉,這樣生有何義?同樣地,靈魂受束縛並隨眾生因業力的牽引而在六道中循環一樣,不由自己。
再好的養生防治方法,都衹能讓我們的身體較為健康,使我們較為長壽,但始終難免在六道中輪迴。我們要學佛菩薩一樣,脫離六道輪迴,所以要皈依學佛修行,求得解脫法門,證得成就,不受束縛於六道輪迴中,這才是人生的真正意義。
更多佛學資訊 : 福慧行
佛心微语 -
[微博网上连结.....1] (简体字版本)
[微博网上连结.....2] (简体字版本)
[360 图书馆收录连结.....1] (简体字版本)
[360 图书馆收录连结.....2] (简体字版本)
[微博网上连结.....2] (简体字版本)
[360 图书馆收录连结.....1] (简体字版本)
[360 图书馆收录连结.....2] (简体字版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