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佛典故事(中台世界) 典故摘自:《賢愚經.卷二》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眾常隨在旁。當時國內有一戶大富長者喜獲麟兒,全家上下莫不歡欣鼓舞地迎接新生兒的到來。這個男孩不僅相貌莊嚴,出生之時,天上更降下無數美妙的花朵,遍滿整間屋子。長者見此稀有殊勝之相,便為兒子取名“弗波提婆”,即“華天”之意。
華天福報深厚,一切飲食、用具心想事成,豐足無缺。長大後,聽說佛陀福慧圓滿,威德具足,深為大眾敬仰,所以心中充滿了好奇。一天,華天來到衹園精舍求見世尊,當他見到端嚴無比的佛陀時,心中有說不出的感動,心想:“能值佛世是多麼殊勝難得的因緣,我一定要把握供養的機會!”於是華天當下祈請世尊及比丘至家中應供。佛陀知道華天宿植的善根即將成熟,便允諾他的請求。
華天滿懷歡喜回到家裡,以綢緞、珠寶、香花嚴飾的床座即刻充滿屋內,種種應供所需的物品亦一應俱全。隔日,佛陀帶領弟子前來應供,依序入座後,華天只要心有所念,各種美味的齋飯應時出現於大眾面前。齋畢,佛陀即為華天廣說妙法,聽聞者莫不法喜,全家亦因此殊勝因緣,皆證須陀洹果。
齋僧後,華天即向父母表達出家的意願,希望能夠跟隨佛陀修行。得到父母應許的華天,辭別雙親,來到衹園精舍,以至誠恭敬之心頂禮佛陀,懇求出家。世尊應許,說道:“善來比丘,鬚髮自落,袈裟著身。”話一說完,華天即現比丘相。出家後的華天比丘十分精進,不僅時時思惟佛所說的教理,更于日常中如實修持,不久即證阿羅漢果。
阿難聽說華天比丘的事蹟後,覺得非常好奇,於是長跪合掌請示佛陀:“華天比丘過去生中是如何植福、培福,今世才能感得天降香花、一切飲食用具心想事成的殊勝果報?”佛陀告訴大眾:“毗婆屍佛的時代,度化無量眾生,比丘至聚落托缽,豪貴人家都會爭相供養。當時有一位窮人,雖然也很想供養,卻苦無財力。於是他到沼澤邊,採集許多美麗的花草,帶回村落,並以至誠恭敬心散花供養比丘。因為散花供僧的因緣,過後九十一劫中,凡他所生之處,相貌莊嚴,一切所需皆自然具足;更因此福,今世能夠遇佛出家,得證道果。”
佛陀揭示大眾:“這位窮人就是今日的華天比丘。大眾千萬不要以為小小的佈施沒有多少福德,若能至誠信敬,福報是無量無邊的!”眾比丘聽了佛陀的開示後,歡喜無比,信受奉行。
省思:
“水滴雖微,漸盈大器。”佛陀曾以小水滴的譬喻,說明日積月累的功效是多麼驚人,用以提醒人們“凡罪充滿,從小積成”、“凡福充滿,從纖纖積”。善與惡往往在一念間,但所形成的力量卻能開展出天地懸隔的法界。所以我們應當學習將粗心轉化,細心覺察自己的心念。只要掌握根本,反省檢討的功夫純熟了,則時時處處都是光明自在,這才是正面積極且充滿希望的人生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